岩茶的焙火程度_武夷岩茶为什么要烘焙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武夷岩茶为什么要烘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武夷岩茶为什么要烘焙以及岩茶的焙火程度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岩茶发酵几成
岩茶属于发酵茶中的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70%不等。岩茶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制作工序包括凋萎(晒青、晾青)、做青(摇青)、杀青、揉捻、毛火烘焙、包揉、足火、烘干等。泡岩茶的具体步骤包括:备具(如紫砂壶、白瓷盖碗等)、投茶、浸泡(建议选用无污染的山泉水、井水等天然水为宜)、冲泡(使用高冲的方法,往茶壶里倒入90℃沸水)、品饮。岩茶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较为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二、岩茶几品什么意思
1、几品的意思就是:鉴定岩茶好坏品质的方法
2、火功是岩茶独特的“烘焙工艺”所形成的风格特征。因烘焙温度和时间不同,火攻程度有分轻火、中火和足火。轻火、中火的武夷岩茶清花香明显,滋味稍清淡些,足火武夷岩茶果香明显,滋味更浓烈。
3、品滋味的厚薄、浓淡、苦涩。啜之有骨,厚而醇,润滑甘爽,舒适持久。
4、岩韵一一亦指“岩骨花香”。是武夷岩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的茶树品种,良好的栽培技术和传统而科学的制作工艺综合形成的香气和滋味,是武夷岩茶独有的品质特征。品悟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特色,要用心综合领悟武夷岩茶中的“岩韵”,要从舌本去细辨、从喉底去感受,方能体会出舌底生津、口里回甘、神情气爽、心旷神怡的感受。
三、武夷岩茶肉桂烘焙温度
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焙茶。茶叶精制过程中烘焙一般在二次完成,不提倡一次到位,讲究文火慢炖。具体时间每位师傅方式不同略有不同,为例:首次约四小时,第二次约八小时达到足以岩茶火。机培的时间与温度成比例,本厂普通级肉桂机焙为例,首次用140度约15分钟焙出,第二次140度约30分钟焙出,达到足火标准。如焙清香小品种茶则温度还应更低。一焙为二焙时间间隔建议10天以上。
四、武夷岩茶做茶季文案
1、武夷岩茶在茶季之际,是一个非常值得品味的好茶。
2、原因是,武夷岩茶是产于福建武夷山中的一种绿茶,种植地海拔高、气候凉爽、云雾缭绕、降雨充沛、土壤肥沃,因此茶叶本身就拥有非常好的品质。
3、而茶季之际,也就是春季和秋季收获的时间,茶叶的质量更是得到了保证,制成的岩茶口感丰富,香味浓郁,品饮它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自然气息。
4、在茶季的时候,武夷岩茶也会有一些特别的推广和活动,例如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品尝岩茶,还有一些茶艺表演等。
5、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这个美妙的中国茶文化。
五、茶叶焙火是什么意思
1、焙火,也有称“烘焙”、“吃火”、“炖火”,是乌龙茶加工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干燥方法,工艺特点是烘干的时间长。焙火的目的除去除多余的水分,利于贮藏之外,主要目的是通过低温慢焙形成乌龙茶特殊的香气。用焙火技术干燥生产最为典型的产品是武夷岩茶。
2、武夷岩茶的烘焙特点是“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高温水焙也是我们常说的初烘,与其他茶的加工接近。初烘后,当茶叶在制品含水量达20%左右时,筛去碎末,簸去黄片,拣去梗朴,摊晾6~10小时。然后进行复焙(火),采用低温慢烤的干燥形式,温度控制在80~90℃,时间1~2小时,烘至足干含水量为7%~8%。冷却,整理后继续烘焙,称“吃火或炖火”,温度控制在70~90℃,时间2~4小时,“吃火”后趁热装箱,从而形成武夷岩茶特有的“岩火香”。
六、为什么提岩茶首先是肉桂水仙
1、提岩茶首先是肉桂水仙,是因为肉桂水仙是提岩茶的主要品种之一。提岩茶是一种产自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地区的高山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而闻名。在提岩茶的品种中,肉桂水仙是最具代表性和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2、肉桂水仙是一种乌龙茶,它的茶叶形状修长而直,有浓郁的香气和甜美的滋味。它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经过特殊的发酵和烘焙过程,使茶叶具有独特的陈香和果香味道。
3、提岩茶的命名与其产地有关,它生长在武夷山的悬崖峭壁上,因此被称为“提岩茶”。而肉桂水仙作为提岩茶的主要品种之一,是因为它在武夷山地区的种植最为广泛,品质也最佳。
4、此外,肉桂水仙茶叶的香气与提岩茶的特点相得益彰,因此成为提岩茶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其香气与茶叶本身的风味相互融合,给人带来独特而令人愉悦的品茗体验。
七、岩茶初加工容易遇到的问题
1.欠火:岩茶加工过程只经过走水焙或吃火时间太短温度太低(低于60%),造成岩茶火功欠缺。欠火岩茶外形色泽偏绿,手捻干茶成片状或颗粒状;香气多为青香,细嗅还夹杂有青味或其他杂味;滋味欠醇和带苦涩味;汤色黄绿,为岩茶不合格的火功。
2.轻火:轻火岩茶焙火时温度较低(8090%),时间较短(3-4h),所以火功较低。轻火岩茶具有香气清远,高而幽长,鲜爽;滋味甘爽微带涩,品种特征明显,但韵味稍弱;汤色金黄或黄色,稍淡;叶底三红七绿,鲜活;这种岩茶不耐贮藏,容易出现“返青现象”。其适合于刚接触岩茶饮茶者。
3.中火:中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90-100C),时间(4-6h),中火岩茶香气浓郁,带花果窗糖香,杯底香佳;滋味醇厚顺滑,耐泡,岩韵显;汤色橙黄;叶底隐约可见三红七绿,品质耐贮藏。当前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为中火岩茶。
4.足火:足火岩茶焙火温度-般控制在(100-120C),时间(6-12h)。传统岩茶火功一般掌握足火,其火功较高。如水仙等传统品质,干茶叶脉突出俗称“露白骨”:茶香气多表现为果香,杯底香佳;滋味浓厚,耐泡;汤色橙黄明亮;冲泡后叶底舒展后可见突起泡点,俗称“蛤蟆皮”或“起泡”,茶叶耐泡耐贮藏。
5.高火:高火岩茶焙火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40C),时间(8-12h)。低档岩茶为了掩盖苦涩等不良气味采用高温长时烘焙。其干茶色泽呈深褐色,香气为焦糖香;味浓耐泡;茶汤深橙黄色;叶底硬挺暗褐,三红七绿不可见。
6.病火:病火即焙火时温度太高(温度超过160%C)或吃火太急。造成茶叶带焦味,汤色黄黑色,叶底不见三红七绿,部分或全部碳化。品质劣变不宜饮用。总之,武夷岩茶烘焙方式多,技术性强,与武夷岩茶特有香气和独特的茶汤口感风韵密切相关。必须根据烘焙方式,茶树品种,茶叶产地,茶叶品质等灵活掌握烘焙温度和时间。这样才能达到焙火的最佳效果。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