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制作工艺_古代普洱茶制作流程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古代普洱茶制作流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普洱茶制作工艺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为什么叫普洱茶
1、普洱茶之所以叫普洱茶,是因为古时云南的六大茶山均属于普洱府的思茅厅界内,大茶山的茶叶大部分都集中到普洱府进行加工,再进贡或销往全国各地,
2、普洱生茶的制作过程是从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即为普洱生茶散茶,再经型制加工紧压成各种形状(沱茶、饼茶、砖茶、心脏型紧茶等)。
3、普洱生茶散茶或各类紧压茶的茶青颜色由青黄绿或墨绿色为主。
4、通常饼身味道闻起来香气不明显,带少有青草香甜味。口感比较强烈刺激性高,微微苦涩。
二、普洱茶为什么有三年六年九年之说
普洱茶有三年六年九年之说的原因是因为:在古代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普洱茶只能在固定环境的常温下进行转化,按照传统,每一年的普洱茶都会有转化效果,但是存储三年的普洱茶,青涩味褪去,香气开始内敛,相比新茶的时候转化效果非常明显,所以业界就把三年作为一个大转化期,两个三年就是六年,口感更好,三个三年就是九年,可以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转化期,表面有碳化迹象,口感舒适度非常高。
三、茶膏是怎么做出来的
1、①轻蒸、解块、淋洗。将云南上贡来的顶级团茶和饼茶进行蒸湿,然后解块,再进行淋洗,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及杂物;
2、②釆用传统酿酒工艺中的厌氧发酵方法,对茶叶进行发酵,促使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与分解;
3、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采用压榨技术,先将水分挤出不用,然后再全力将茶叶内存的茶汁压出,并反复压榨,收汁:
4、④将压榨出的茶汁放在开口的容器内,使其自然沉淀,并分层析出;其分层不同,品级也不同;
5、⑤收膏、压模。将分层析出的茶汁经低温干燥,获得稠密度高的软膏,再入模干燥后成形,但绝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块,放入高档瓷瓶中。
四、为什么普洱叫茶
普洱茶之所以叫普洱茶,是因为古时云南的六大茶山均属于普洱府的思茅厅界内,大茶山的茶叶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加工,再进贡或销往全国各地,因此得名普洱茶。
五、有谁知道普洱茶的历史多久了
答:普洱茶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又名滇青茶,属于黑茶类,因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名普洱茶。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使用亚发酵青茶制法,从发酵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成品分为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冲泡五六次后仍有香味。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具有终年雨水充足、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等优势。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种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绰,在其所著《蛮书》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历史记载说明,早在1100多年前,属南诏“银生城界诸山”的思普区境内,已盛产茶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历史的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
元朝时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
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这个词,该书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
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
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载,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境内就已种茶。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此六茶山在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的茶叶大部份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帆工精制后,运销国内外,故称普洱茶。普洱茶是清代云南进贡朝廷的贡品,雍正年间以来,向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就是由普洱府思茅同知承办的。
由于中国近代战乱频繁,云南茶叶全面萎缩,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产量降到了5万担,商品量仅2万担。
新中国诞生后,云南茶叶获得了新生。1998年产量达155万担,出口20多万担,创汇2250万美元,创造了云南茶史的最大辉煌,茶类由1950年的单一晒青发展到炒青绿茶、工夫红茶、ctc红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优茶、艺术品茶等。2003年3月云南省标准计量局于公布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2008年5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以总局2008年第60号公告批准普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标准也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8月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8年第10号(总第123号)批准发布,于2008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六、古时候普洱茶是怎样包装的
1、这样不利于长期存放,短期可以。如果要长期存放可以选择整提或者多个(入同年份/同类茶)凑整件或者整提存放。
2、方法是:每一饼茶分别拿多一张白棉纸包起来,再以7片为一整提装进牛皮纸袋,然后拿个一体纸箱装起来,如果凑够整件的数量,就可以几提茶分装成一整件,这样更有利于存放。
3、这样存放的好处是:多一张棉纸更有利于防潮,且棉纸不影响透气。整提或者整件装更是可以让茶叶更好的聚香,让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效果更加显著。纸箱、纸盒、牛皮纸袋、棉纸等等这些都具备透气性,所以只要存放茶叶的仓库或者房间的通风透气值达到要求就基本没问题。
4、注意事项:茶叶不仅怕受潮,而且极易吸味,所以不可以生茶熟茶混放,不同种类的茶也不要混放在一起。且同样是生茶/熟茶的情况下,年份差别大的最好也不要混放。',,,,不要让阳光晒可以把阳光照射的一面把窗户遮住。
七、普洱茶为什么叫做普洱茶
普洱茶之所以叫普洱茶,是因为古时云南的六大茶山均属于普洱府的思茅厅界内,大茶山的茶叶大部分都集中到普洱府进行加工,再进贡或销往全国各地,故此得名,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制成的茶。
关于古代普洱茶制作流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