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茶叶网

雅茗茶叶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其它茶 >详情

茶产业的关联产业_茶界为什么热衷玩全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05-27 16:06:34 其它茶 90次 作者:雅茗茶叶网

全产业链企业分为掌控型与全能型两种,茶行业盛行的是全能型。在强调轻资产,企业聚焦核心环节的今天,全产业链茶企却摆了一个战线越拉越长的“一字长蛇阵”。这一方面是行业竞争程度不够,行业资源分散并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混乱造成的,品牌茶企要寻找有序的发展,必须亲力亲为去将上下游的所有环节打通;另一方面也是茶行业缺乏有效的资源集中整合模式造成的,导致茶行业到处是空白的市场机会,从而给企业战略延伸创造了条件,延伸到极致就出现了所谓的全能型全产业链企业。

茶产业的关联产业_茶界为什么热衷玩全产业链

做全产业链是行业竞争加剧的表现 纵观茶行业的发展历程,自1984年茶叶放开市场以来,一直到2003年都是依靠茶叶批发市场走货。之后,走出批发市场,选择区域代理与专营店连锁方式的逐渐增多,这是上游的生产者整合下游渠道资源的开始,而下游渠道商,在赚了钱后,也纷纷布局上游,这就是全产业链企业发展雏形。

需要强调的是,在2003—2007年之间,企业布局上游,只是粗放的规模扩张,市场好做就拼命建厂,盲目上产能,而没有去强调品质;整合下游,也仅仅是依靠经销商做市场,只要能快速走货就行。

行业真正出现全产业链茶企是2008年以后的事,而企业纷纷选择做全产业链要到2012年。这时,行业告别粗放式竞争,进入资本与专业化运作阶段,选择做品牌的企业对整个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的打造空前重视起来,由于对上游的茶农与原料商不信任,于是我们发现,茶企开始是上茶山收原料,后来就干脆自己亲自建初制所收鲜叶做毛茶,从源头上布局以解决自己的品质问题;而在下游,由于茶行业长期严重依赖经销商做市场,造成渠道合作者忠诚度低,市场缺乏深度开发,解决好上游品质问题的茶企,利用自己产品好销与品牌影响优势,制订了一套严苛的管理体系约束经销商,其极致就是大益的经销政策,在强势的品牌下没有实力的经销商往往变成大厂与大盘商布局市场的棋子,市场好做的时候可以赚点钱,市场不好做往往沦为市场深度调整的炮灰。 稀缺性炒作主导下的全产业链 从普洱茶兴起的十余年来看,其是一个炒作主导的市场,开始是炒所有的普洱茶,即普洱茶的大盘时代,到了2007年大盘炒不动了,行业从业者就转而寻找稀缺资源进行包装炒作,于是古树纯料与大厂品牌货被挖掘出来,成为炒作的标的物,通过为期数年的酝酿,终于在2011年迅速升温,在2013年进入疯狂。

由于,稀缺性的资源,无论是古树茶还是大厂货,其主要掌握在上游的茶农、原料商与生产厂家手里,于是从2011年起,行业就涌现了一场到上游的淘金热,本来就在上游建厂的,肯定要下血本布局茶山与生产基地,而以前在下游卖茶的,有实力的亲自到茶山建初制所与精制厂,没有实力的小商户也跑到茶山打游击收料做点春秋茶。通过为期两三年的茶山重金布局,于是除了老牌茶企之外,茶界出现了一大批新锐品牌,从古茶山冲到昆明,冲到省外市场,以古纯品牌的名义在全国攻城略地。而大益也没有闲着,手捏“只要配好货给你,你马上就能闭着眼睛数钱”之尚方宝剑,四处攻伐,收编与收拾渠道资源,以3000多家专营店之骄人业绩笑傲茶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