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起源传说与特色解析
各位茶友,大家好。我要带大家深入探究的是我国著名绿茶——碧螺春的起源、传说以及相关特色。碧螺春,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茶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碧螺春的名称由来
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其名字背后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清康熙年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格外繁茂,采茶姑娘们采茶时,由于茶太多,装不下,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此茶因此得名。后来,康熙皇帝南巡时,江苏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对茶大加赞赏,但觉其名不雅,便将其更名为“碧螺春”。从此,碧螺春便成为了进贡之茶中的珍品。
二、碧螺春与甘露茶的区别
碧螺春和甘露茶都是我国名茶,但两者在产地、制作工艺和口感上有所不同。甘露茶产自四川,采摘时只取一芽一叶,制作过程中注重揉捻,口感清香鲜爽;而碧螺春产自江苏太湖边,采摘时取一芽两叶,制作过程中注重烘焙,口感浓郁回甘。
三、福建碧螺春与苏州碧螺春的区别
碧螺春原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因此得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批准,洞庭碧螺春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苏州太湖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是碧螺春的主要产地,而福建如产碧螺春,则属于假冒。
四、碧螺春的独特形状
碧螺春的叶片形状像蜜蜂的细长腿,因此被誉为“蜜蜂腿茶”或“螺旋状茶”。这种茶叶的精制技艺讲究,茶香浓郁,具有清新的口味和天然的香气。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将茶叶的嫩叶整齐地卷成带有精美花纹的铜丝状,因此茶叶的形状具有独特的美感。
五、碧螺春的正宗产地
苏州太湖洞庭山出产的碧螺春最为正宗,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采用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茶树与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等果树交错种植,相互影响,共同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六、碧螺春的植物学分类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获得原产地域标志产品保护。其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汤色碧绿清澈,清香袭入,饮后回甘。
七、安徽名茶
黄山毛峰是安徽的名茶,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则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坝乡,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就是关于碧螺春的起源、传说和相关特色。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欢迎继续关注我们。